健康体检就是对身体例行“巡检”,搜寻慢性病蛛丝马迹。
您是否也曾认为体检只是一年一度的例行公事,走个过场,拿到报告就了事?很多人习惯性地忽视体检结果的变化,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觉得不要紧。然而,体检真的只是重复枯燥的检查项目吗?其实,它更像是定期“健康巡检”,悄悄帮您搜寻监测身体那些潜伏的疾病隐患,作用可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太多了。
什么是慢性病?常见慢性病有哪些?
慢性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与急性传染病相对的一组疾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慢性病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慢性病类型: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胆囊炎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此外还有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以及肿瘤等。
如何选择慢性病“巡检”的关键项目!
《健康体检专家共识》(2022)指出,体检项目设置遵循科学性、适宜性的整体原则,采用“1+X”的框架。“1”为基本体检项目,大致包括: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物理检查:内外科、五官科检查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等;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腹部B超。“X”为专项体检项目。
首先,基本体检项目中,血压、血糖和血脂,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信号灯”。血糖的小幅波动可能暗示着胰岛的“疲劳”,而血压的逐年上升则可能是高血压的前奏,血脂的变化则常与动脉硬化或心脏病不谋而合。肝肾功能检测则是身体的“隐性雷达”,虽然表面看似无痛无痒,但其异常指标却可能隐藏着肝炎、脂肪肝或肾衰竭等健康隐患。影像学检查,如腹部B超揭示肝胆胰脾双肾等脏器病变;X光和CT,仿佛健康的“X光眼”,能够透视身体内部,观察双肺等器官的各种病变。在这些检测项目的加持下,可以帮助我们在身体没有异常感觉前发现存在的疾病危险因素或早期病变,早早捕捉到许多疾病的蛛丝马迹。
随着医疗科技发展,有更多更精准的检查项目,“X”为专项体检项目可以根据体检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基因检测也运用到体检中,它更像是健康的“预知者”,为个体健康风险提供前瞻性的视角。
体检后大家如何做好“健康巡检”?
慢性病是一类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疾病,做好健康“巡检”,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的。
(一)血压监测
血压是监测心脑血管慢性病的重要项目。血压在不同日连续测三次,至少有两次,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确诊高血压病。对于血压监测不同人群有不同要求,血压正常的健康人,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血压即可,对于初发高血压患者,在血压不稳定期间每天至少早午各监测一次血压,对于血压控制稳定的高血压病患者,每2周左右监测一次血压,最长不要超过一个月。特殊状态下需要随时测量。定期测量血压对识别高血压病及有效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二)体重监测
体重评估常用参考主要指标有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BMI)是通过测量体重和身高,用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计算。超重,尤其肥胖是心脑血管病、关节病及内分泌等疾病的危险因素,脂肪细胞能够分泌内皮素等因子,促使血管收缩,内分泌紊乱。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是预防慢性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定期做人体成分监测,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最好同时体脂率男性控制在10%—20%,女性控制在20%—30%。
(三)重视体检报告结论解读
体检结束后,大家拿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一般在首页或尾页会有此次体检结果的汇总,不仅有医生针对每项异常结果的建议,还有异常结果的医学解释和出现异常的可能原因,这些信息很重要,大家一定仔细阅读,不明白的一定咨询健康体检科的医生或专科医生,对于医生的建议尽量遵循,否则我们的体检就真成了例行公事,失去了原本意义。
总而言之,定期体检可以有效发现健康问题,对早期干预,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意义重大。
(健康体检科 胡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