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灸法的一种,是在人体后背督脉上起大椎穴,下至腰俞穴,施以隔姜、隔药物灸,达到保健及治疗疾病效果的一种特色的中医外治法,又称之为“长蛇灸”“铺灸”“火龙灸”,属“大灸”之法。督灸包括了经络、腧穴、艾灸、药物等多种因素的治疗效应,面积广、艾炷大、火力足、温通力强、收效快、适应症广泛。
督灸所用的主要材料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其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而生姜的加入,则以其调和营卫、散寒解表、祛痰下气等药理作用,与艾绒的温热之力相辅相成,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全面调节人体机能,促进气血流畅,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艾绒
生姜
督脉主行于背部中线,为“阳脉之都纲”,督脉与脊柱在循行和功能两个方面均密切相关,因此诸如强直性脊柱炎等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均应首先从督脉论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阳气内化精微,外固于筋”的观点,人体十二经筋只有依靠来自督脉的阳气温煦、推动才能各司其职。阴阳失衡为致病之本,脊柱的阴阳失衡所致的督脉经气不利,不仅影响到人体整个脊柱段,更会殃及脏腑。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治疗时应辨证论治。久病多出现肝肾亏虚、阳虚督寒之证,治疗当以温补肾阳、强筋通督为原则。《灵枢·寿夭刚柔》记载“刺寒痹内热……以药熨之”,即言对于病邪久留不解所致的筋骨作痛、皮肤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的寒痹,可采用药熨法,以对抗人体正虚、阳气不足引起的病证。督灸部位多选择在背部督脉段,及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铺灸的施灸范围广,温热力强,灸疗时间长,因此其热力持久渗透,可达到较好地调和阴阳、温通气血的作用。
督灸时间的选择不必拘泥于三伏天,任何时间都可收效,以夏季伏天为最佳,并尽量排除阴天、下雨、潮湿、大雾等天气。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疾病的间隔治疗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可随病情的进展调整时间,强壮保健灸及其他疾病的施灸时间间隔不少于1周,以防太过或不及。
泰安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国医堂使用的督灸药粉在山东省中医院督灸专家指导下,精心配伍药方,运用道地药材研磨而成,确保了药粉的品质与疗效。督灸是一种对技术操作要求高的中医外治法,对操作规范、药物对证及灸量控制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选择督灸治疗时,务必谨慎甄别,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与专业医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效果。
泰安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国医堂联系电话:0538-8622008
督灸适应症
督灸适用于免疫力低下、中风后遗症、感冒、抑郁症、慢性支气管炎、肺病喘咳、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泄泻、便秘、肝硬化、贫血、痛风、慢性肾炎、重症肌无力等内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膝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脱肛、梨状肌综合征、跟骨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外科疾病;遗精、阳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症、慢性盆腔炎、痛经、闭经、乳腺增生、产后风湿病等妇科、男科疾病;小儿泄泻、小儿遗尿、小儿麻痹症等儿科疾病;以及对机体亚健康的调理,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督灸注意事项
灸后出现的小如米粒,大如鸡卵样水泡,可用消毒针将其引流,引流后注意卫生,以防感染。督灸前后饮食宜清淡,忌食肥厚滋腻、生冷刺激、辛辣腥发之物,戒烟酒,以免病邪留恋,影响疗效。并保持情志舒畅,可在安休静养的同时配合功能锻炼,以加快疾病的恢复。并注意节房事,谨防耗伤阳气,加重病情。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国医堂)